2018/7/14
父母的专制会让孩子变得不健康。换句话说,要孩子变得健康,父母就要做到平等待人,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和父母做有效的沟通。
曾有一个心理咨询案例是这样的,小婧是学校6年级的学生,小学5年来,小婧都是周一到周五的上课认真听讲,回家认真完成作业。周末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这样的生活节奏成为小婧的习惯之后,小婧的妈妈居然要小婧在周末参加一个奥数班,一个英语班。这样就相当于耗去了小婧整个周末的时间。小婧发现自己的周末会被课程填满,并且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那还有什么乐趣。于是她抗议。对于小婧的抗议,妈妈认为,孩子就应该多学习,这样才能够在以后的日子里有好日子过。除了学习,比如参加展览啊,同学聚会啊,这一类都可以免去。
听了妈妈的回答,小婧越发觉得自己的童年是灰色的。没有继续下去的意义。整天闷闷不乐的小婧终于出现了生理上的症状,她开始吃很少的东西。妈妈一开始没在意,觉得她是在和自己赌气。但是后来,发现小婧的体重有所下降,开始重视起来,带她去医院,医生只是配了一些开胃的药。一段时间之后,小婧不但吃不下饭,对学习都没有太大的兴趣,成绩呈下滑趋势。
妈妈开始担心,因为妈妈最看重的就是小婧的未来,没有好的成绩,要小婧在以后的日子里怎么生存?
于是找到了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了解情况之后,发现小婧妈妈的教育方式真的很有问题。为什么去参观展览,同学聚会就不是一种学习呢?心理学是解决个体生活问题的一门学科,而人类生活中所包含的问题不只是学习方面的问题,还有个人提升,人际沟通,职场规划等等各方面的问题。参观展览是自我提升的一种方法,同学聚会有利于小婧在成长中培养自己的情商,让沟通没有障碍。为什么在小婧妈妈的眼里只有学习呢?
只有学习的孩子,长大之后会被人说成是书呆子的。这是小婧妈妈想看到的吗?
在心理咨询师谈出了自己的观点,对小婧的未来做了并不理想的假设之后,小婧妈妈好像有一些领悟。她表示,会对小婧的学习计划做出调整。
希望小婧的成长,不会因为读书而变得乏味。
上海外服心理援助中心 流星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