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9/14
古人云:“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相比滴水不漏、完美无瑕,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真性情是一种更为可贵的品质。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真性情属于一种“自我暴露”,是指自发地、有意识地向他人展示真实自我的行为,它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前提条件。坦率地表达自我是受人欢迎的,但在亚洲传统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收敛、隐藏甚至压抑自己的天性、感觉、情感。在利己主义盛行的时代,人人自危、人人自保,对他人也处处设防,所以人们更愿意谨言慎行以免惹祸上身。但是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有人对你“掏心掏肺”,毫无掩饰地讲出真实感受,你一定也会觉得面前的人天真如孩童,让人感到安全、可靠,自然更愿意接近他、与他相处。这种展示天性、散发正能量的人就像磁铁,吸引着每一颗渴望快乐的心。
随着世界各国文化深入交流,我们很多传统观念在逐渐改变,个人主义也越来越被接受。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其实可以解放天性、“做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也可以多流露真实的喜怒哀乐,而不是板着脸一副让人猜不透的样子。流露天性,我们可以多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不要凡事不苟言笑,也不要觉得别人对自己的意见没兴趣,你的看法可能正是大多数人的看法;语言上可以更“接地气”、轻松幽默一些,“严肃认真”久了,也需要“活泼可爱”的调剂;打从心底爱自己、爱人、爱生活,就会自然地表现出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这都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当然,虽说流露天性招人喜爱,但凡事不能过度,要懂得在“谨慎”和“表露”中找到平衡。EAP心理咨询师认为,真性情并不是只顾自我表达不顾他人感受的自私,也不是不分轻重的口无遮拦,更不是不分场合、不分长幼次序、任性地“大放厥词”。真性情重在“真”,表达方式是次要的。如果你本身性格倾向于寡言少语,喜欢按规则行事,那就继续保留这份真实,不必通过多言“哗众取宠”。(上海外服心理援助中心 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