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7/18
EAP心理咨询师在长期的临床案例中,观察到一个现象,那就是会教育孩子的父母自身都是乐观主义者,反之,悲观主义者看待问题即使再艺术再悲情,孩子也会深受其害。这是由于孩子的大脑对父母是敞开和直线模式的,也就是孩子对父母态度的无条件和不加思索的接纳直接反馈出两种不同心态父母的不同镜像。
一个人对外的表达方式是基于他大脑的想法,想法决定了看问题的角度。就象当你认为你的孩子犯错的时候,你的视角已经偏离孩子健康成长的轨道了。乐观主义者会认为孩子在尝试新事物的过程中是允许失误的,不要把“错”总套在孩子的头上,因为孩子成长的过程需要不断鼓励尝试,失误了就再来一次。错只有在违背了所设定的基础道德和行为规范时才能使用。请不要一直对孩子使用“你错了”的相关语句和态度。转而用“我们再试一次”,“我们可以那么做”,或者“这只是一个失误,我们得再想一想怎么办”等话语。这样就一定能培养出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并愿意尝试的孩子。
其实,即使孩子违反了基本行为规范而犯错了,乐观的父母也会认为这只是暂时的,并且有信心让这件错误不会影响到其他的事情,更不会把责任归咎于他人。而悲观的父母则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孩子犯错,是天大的事,其实这种父母看未来就是悲观和焦虑的,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没信心决定了他们的惊恐反应。再加上当着孩子的面父母间相互指责,大呼小叫。这样的氛围下孩子怎么可能变得乐观胆大呢。
还有就是对孩子的惩罚。打孩子的父母都愿意说自己的动机是好的,为什么从来不说自己无能呢。如果你拥有能产生好的效果的教育方法,是不是就不会再用简单粗暴的打骂方式了。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惩罚是在不良行为产生后呈现的一个厌恶刺激,使其行为发生概率减少。但斯金纳认为惩罚在大数情况下是不好的,其后续的不良影响无法估计。所以他本人是惩罚主义的反对者,他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假如我可以为人类做点贡献的话,那就是找出惩罚的替代物。
由此可见,惩罚暂时性的也有其功效显著的一面,就是便捷快速,对现代被工作生活折磨得心急火燎的父母来说捡起来就能用,顺带自己还发泄了。却不知道这样的快餐教育对孩子可是有毒的。其实行为主义主张的正强化技术,在教育中就足够能替代惩罚的短暂功效的,前提是父母得有个好耐性。正强化简单的说就是在孩子好的行为后,伴随及时的鼓励和奖励,其基本理念就是用好行为替代坏行为。好行为多了,坏行为自然就少了。
最后,当然是在和孩子相处时,传递给孩子一个乐观而积极的心态是最重要的,正如咨询师在看到自己孩子时,总是会面带微笑。他们知道,这样会使孩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并有信心去面对他的人生。(上海外服心理援助中心 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