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4/15
周克华到底死还是没死,重庆一枪击毙的到底是长沙警察还是周克华,各种言论是此起彼伏,好象只要周克华不亲自站出来说句话,就无法证明事实一样。所以信息版本就一个比一个离奇。传播多了,影响大了,触及到某根敏感神经时,于是这类信息就有了一个名词,叫:谣言。
每当社会不稳定,或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谣言就像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而且影响甚广,传播速度非常惊人。所以我发现原来谣言不是一种孤立的偶然事件,而是一种由于环境和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心理相互作用的必然产物。换句话说,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重大事件,谣言必然产生,所以不同的仅仅是内容而已。
既然对于谣言的研究是一种科学,就必然有它的内在规律和形成机制,具有可重复性。为了证明这种可重复性和探究其中的机制,就需要做实验。幸运的是,社会心理学就是一个建立在实验上有说服力的学科,而不是那种空口说白话,用逻辑来推理的学科。
曾经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个心理学会在哥廷根召开年会,开会期间,忽然室门大开,一个拿手枪的人追击一个莽汉闯了进来,在会场争斗20秒钟之后,冲出会场。此时,会议主持人告诉大家,这是一个观察实验,请大家写一份报告,描述那两个人的衣着,结果,40份报告中仅有一人错误在20%以下,13人的错误在一半以上,且有10份报告纯系捏造。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系统训练观察力极强的心理学家也无法逃脱他们自己正在研究的学科,这是人的本能决定的,例如逻辑,想象。因此,消息一开始就可能失真,也就不足为怪了。心理学家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人。
另一个实验则是这样:一个人面对一张描绘日常生活场景的照片,凝视几秒钟,然后将其所见转述给第二者,第二者再转述给第三者……最后共7—10人加入其中。试验结果是惊人的。在开始时的那幅照片和第8个人所叙述的内容之间相差很大。
这个实验类似以前智力大冲浪里面的一个游戏:copy不走样。就像每次游戏的结果一样,一个人得到信息和这个人传播出的信息有着微小的差异,但是经过数次传播之后,这种微小的差异就会被不断放大,直到面目全非。
这就是我们谣言形成的一种典型机制:一般化、锐化和同化。
(1)一般化
也称为磨尖、删减,这是从流言的形式上的变化讲的。传播者、对于传给他的信息总是断章取义,因此,流言的内容总是越传越简略,遗漏很多信息点,删去了许多具体情节,也就越来越失真。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流言在传播过程中,总是不断地被重新编排的,遗漏掉某些细节,变得更加简明、通俗,易于被更多的人接受。艰深繁复的逻辑推理向来不是流言的特色。
(2)锐化
也称为强调化,个人对于传播中的信息,不会全盘接受,这可能是因为记忆误差,也可能是因为好恶倾向,总之只能接受信息中的一部分。因此,人们听到流言,总是对那些引人注意的东西感兴趣。这些内容给他留下较深刻的印象,等他再转述给别人之时,自然而然地强调他印象深刻并感兴趣的内容。经过个人强调过的流言,多少会带上个人色彩。人们常常会发现,关于同一个人和事的流言,在两个不同的人那里会大异其趣。
(3)同化
流言的传播者总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地位、需求等主观因素,理解和接受流言的内容,然后归纳整理,进一步润色,使之更像是自己的判断。当然,有的人在传播流言时,会向别人表白“这是听说的,但是这不能改变由他传播流言这一事实,除非他能提出确切可靠的信息予以澄清。
结论:谣言是一个社会心理现象,只要有人,就永远不可能消失,就像流行疾病,区别仅仅在于,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谣言今天有,明天有,后天还会有。
(本文源自顾歌小弟博客)
上海外服心理援助中心 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