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4/11
中国明代名医龚延贤曾总结出“延年十法”,他在《寿世保元》一书中说“食宜半饱无兼味,可寿也”,现在有人将之概括为“半饱者寿”。
400多年后,这句充满东方智慧的话语得到科学的数据支持。美国人的研究认为,如果人类采取少吃的饮食模式,能使概率寿命增加20%~30%。限制热量摄入,长期处于微饿状态者的寿命,要比终日饱食者长20%以上。
但我觉得“半饱者寿”不仅仅是养身的经验,也是一种哲学和人生态度。
东方人不用做实验,从辩证法就推论出这样的道理,凡事要有度,不要把事情推向极端,不然就会走向反面。所谓“乐极生悲”是也。
从人生态度来说,不耽溺于乐事,坚持清心寡欲,从来就是一种高雅情操。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曹刿论战上说“肉食者鄙”。
但“食无求饱”从来都是极少数人的行为,因为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社会来说,要发展到一定的小康程度。对个人来说,前提是确保吃饱吃好已经不是难题。中国社会历史上从来都缺粮,因此“食得是福”的观念深入我们的骨髓,我们重要的节庆就是吃的仪式。
我深深认同莫言在多个场合谈论我们这一茬人童年的“饿”的经历,这使得我这个年龄的人很多都把按时吃饭当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吃饱的标志就是“饱胀”,肚子要有鼓鼓的感觉。长期没有肉食,见到肉食的时候会抓住机会饱餐一顿,隐含着一种报复,也有储备能量的意思。50年代出生的人,在长身体该吃肉的时候没肉吃,改革开放后物质生活的丰盛时,人已经到了30岁,但从此却很难戒掉吃肉的习惯,因此在不该吃肉的时候大量吃肉,导致身体的问题,一旦发现已经晚了。一些人看上去很富态,却可能是慢性病缠身。
人本来是动物,但为了身体健康和某些更高的理念,却必须对抗其动物性。一些传统的潮州菜比如猪油渣炒芥蓝,之所以好吃,是因为用了猪油。同样,很多西餐中使用了牛油味道就大大不同。因为动物脂肪对人类来说,是唤起了本能的欢乐。
为了更健康地活着,就要放弃一些口腹之欲。人到一定年龄,要舍弃的快乐越来越多,舍弃香烟穿过喉咙的刺激,舍弃产生美好口味的盐和糖,舍弃让人暂时飘飘然的酒精。而诱惑无时不在。
关键是我们要学会从另一个领域获得快乐。对抗动物性的欢愉,并因此成为一种习惯,相信会使我们更接近自己的灵魂。所谓饱暖思淫欲,反过来,经常保持半饱,形成半饱的思维和行为,可以使我们享受干净、清新的自我和灵魂的敏锐。所以,宗教中常有斋戒、素食的仪式和行为要求。(转深圳特区报)
上海外服心理援助中心 选编